用户: 密码: 验码: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非遗文化>>传统技艺 >>“涂岭红”红茶制作技艺

共有 8494 位读者读过此文 【选择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自动滚屏】【图片滚轮变焦】

“涂岭红”红茶制作技艺

发表日期:2019年9月5日   作者:陈志盐 摄 【编辑录入:admin

“‘涂岭红’红茶历史悠久,有三百年以上历史。”是现存全国红茶类大家族中少有的炒干眉类红茶,独具香高、味浓、醇厚、耐泡品质特征,有温胃养胃保健功效,适宜大部分人群饮用;同时具备利尿、消食、提神功效。泉港区雨石辉红茶行经理吴木辉等在加工技术上不断进行规范与创新,已成为泉港的“茶叶名片”。

由鲜叶采摘→日光萎凋→摊凉→揉捻→装袋渥红→炒干→辉干上色→成品包装八道工序制成,外形条索紧直,色泽银灰,香气高,焦糖香显,汤色深红,滋味浓稠,醇厚,爽滑,叶底均匀一致,区别于我国其它产区红茶,为红茶大家族中的一朵奇葩。

据《惠安特产》载:“涂岭红茶又名‘南铁观音’。明末清初,竺林寺住持从涂岭古街认识到一个武夷山商人,托武夷商人带回20斤茶籽,后播种于寺四周田地上。”吴康文1890年前,采摘鲜叶,采用晒青制法,茶叶仅仅用于解渴消暑和少部分药用价值。1890年后随着古驿道畅通,从闽北往来客人带来了红茶加工方法,涂岭红才开始从晒青干燥,紧接着改为手搓成条,用布巾打包发酵,再晒干,基本具备茶叶条索和耐冲泡,茶汤显红色,便于储存。

到了上世纪30年代初,吴水生才改用铁锅炒干工艺,也较大规模种植约200亩,开始销往东南亚侨民,随渔民带往江浙一带。到1970年后,机械制茶推广,条裁茶园出现,茶叶产量和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单产干茶超千斤,引进110型炒干机,代替铁锅手炒,确保茶叶质量稳定,涂岭红茶进入寻常百姓家。

涂岭红茶主要集中生长于素有泉港天然氧吧之美誉的涂岭镇菱溪流域附近,四周森林覆盖率高,菱溪、陈田、泗州几大水库环绕于此,水汽足,空气好,氧气足,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和制作。涂岭山地土质基本为红壤,涂岭红茶色香味形成其品质独特之处也与之有密切相关。历史上涂岭是南北驿道必经之地,涂岭红茶经由驿道商旅传播,足迹上至江浙,南至东南亚诸国,东至海峡对岸台湾。

“涂岭红”红茶产地涂岭镇后山茶场,它地处观音山山麓,四面环山,地势较高,土壤疏松、深厚,几大水库环绕其中,水汽充足,很适宜茶树生长,年降雨量足,且均匀分布茶树生长季节。茶场四周属菱溪流域生态林带,海拔高,空气清新,不受外界环境污染,适宜原生态茶园耕作,日夜温差大,有利茶树粮类化合物积累, 适宜涂岭红茶的制作加工。

“涂岭红”红茶是泉港区的“茶叶名片”,也是泉港区涂岭人民长期生产劳动智慧的积累与结晶,它的保护、弘扬对于 “南铁观音”红茶与铁观音绿茶制作比较研究和红茶系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学术和经济价值。

20138月,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鲜叶采取


萎 凋


凉 青


揉 捻


抄 干


渥 红



 


 


 


 

3
  • 上一篇:峰尾渔网具制作技艺
  • 下一篇:抢“七星灯”习俗
  •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户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100字以内)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0595-87978003 | 图片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