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盐
海盐的制取已有数千年历史,曾对中国历史和经济有重大影响。山腰海盐传统晒制技艺具有十分典型的技艺特征,也是数千年中国海盐生产传统技艺的缩影,应作为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继承和保护。
晒盐技艺是手工技艺中历史悠久的一种,其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关系密切。它以海水作为基本原料,并利用海边滩涂及其咸泥(或人工制作掺杂的灰土),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手工劳作制成盐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能等自然结晶成原盐。有六大工序,蕴含着丰富的具有地区特征的科学技术知识。
山腰盐场位于福建中南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气温高、风力强,加上周边没有大江大河注入淡水,其海域海水富含盐分,相当适宜海盐生产,自古就有不少沿海百姓以制盐为业。是长江以南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和福建省第二大国有盐场,全国107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山腰海盐传统晒制历史悠久,据《闽书》记载:“惠安沿海的先民,于唐、五代时期便有民户从事煎盐行当,得煎盐之利”。《宋史·地理志》记载:“宋代初年,惠安沿海有盐亭129所,其中就有设于山腰的盐亭”。隋唐五代年间,福建沿海民间多采用“牢盆煮盐法”,即所谓“编竹为盆,煮波出素”,该工艺主要分为淋卤与煎盐两道工序。明代中期,由火煎改为日晒,即“堆丘制盐”法,制盐成本降低,且盐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主要分淋卤与晒制两道工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但革新生产工艺。该工艺主要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旋盐、扒收、归坨六大工序,但传统晒盐技艺仍有一定保留。
海盐传统晒制是一门古老的技艺,这种技艺所生产的食盐曾经满足了数亿人的生活需要,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海盐传统晒制技艺也曾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至今,山腰盐场盐民的生活习俗、民间信仰、民间传说、诗歌等文学艺术仍与之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建国以来累计上缴国家税利3亿多元,为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目前,盐田近10万公亩,职工2828名,海堤线17.5公里,年均生产能力约10万吨,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山腰海盐传统晒制技艺浓缩着数千年来中国海盐制作传统工艺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制盐手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不仅记录着泉港区盐业历史的发展,更是中国盐业发展的写照。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几个方面,对其加以发掘、研究、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教育和经济意义。
2013年8月,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扒收
归坨
归坨
结晶
纳潮